高碳錳鐵支持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對傳統工藝裝備進行數字化改造提升,采購使用柔性自動化生產裝配線、大型控制系統、數控機床等數字化、智能化生產設備,實現關鍵工序設備自動控制和運轉。支持危險化學品、電石、鐵合金、電解鋁等高危、高強度勞動行業開展“機器換人”。推動制造過程智能化改造。開展智能車間(數字化生產線)、智能工廠試點建設,推廣應用新型傳感、嵌入式控制系統、系統協同技術等智能化制造技術,提高制造全流程的數據采集、信息傳遞、智能分析和決策的反饋能力,支持一批智能車間(數字化生產線)、智能工廠示范項目。推動平臺服務網絡化改造。鼓勵面向企業、區域和行業的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力爭三年內在煤化工、鋼鐵、鋁、汽車制造、乳品加工等行業培育建設一批區域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企業“登云”,到2020年“登云”企業突破1萬戶,到2022年爭取達到1.2萬戶左右。制定5G技術推廣應用支持政策,培育一批5G技術應用試點企業。建設呼和浩特互聯網骨干直連點、優勢行業(乳業、煤炭、煤化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呼和浩特推進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網絡進企業、入車間、聯設備,加大提速降費力度。
(四)實施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引導制造業企業以產需互動和價值增值為導向,從單純制造產品向“制造+服務”轉型,從單純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不斷推動制造業向研發和服務兩端延展。
創新設計試點。高碳錳鐵支持消費品、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終端產品制造企業整合各類設計創新資源,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和支持一批工業設計中心,擇優申報創建工業設計中心,積極組織和推薦企業參與中國工業設計獎活動。
定制化服務試點。支持汽車制造、機械裝備、羊絨制品、服裝、建材等企業面向客戶需求開展定制化服務,認定和支持一批自治區級定制化服務試點企業。
供應鏈管理試點。鼓勵汽車制造、工程機械等行業面向上游,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醫藥等行業面向下游,開展集中采購、供應商管理庫存、零庫存管理等供應與庫存管理服務。實施生產物流管理能力提升工程,針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產成品等生產物流活動,鼓勵企業加強系統設計,應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建設面向客戶訂單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以乳業、肉類加工等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為重點,應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發展面向客戶訂單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建設質量追溯體系,認定和支持一批供應鏈管理試點企業。網絡化協同制造試點。以汽車制造、工程機械制造領域為重點,培育一批網絡化協同制造試點企業。支持包頭網絡協同制造云平臺拓展服務功能和領域,推進數控機床設備改造升級和智能聯網,力爭實現400臺套以上聯網規模,高碳錳鐵并推動30%的聯網企業和聯網設備能夠開展協同設計,提供“互聯網+工業”模式下的研發設計、加工制造、產品檢測、營銷交易等一體化服務。